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

為何城市要合併變大?看東京、上海、首爾躍升



為何城市要合併變大?

看東京、上海、首爾躍升

商業周刊 第1202期

製作人:張毅君  撰文者:吳和懋


 

都市圈變大已成趨勢,這些城市能吸引高技能、高素質、具創意的人才聚居,台灣的五都該如何實踐競爭力?

 

五都選後,人口數最大的新北市將達到三百八十九萬人,但是比起地球上許多人口數超過一千萬人的巨型城市(megacities)來看,彷彿還只是略具中型城市的雛形。

 

從人類的歷史來看,從來沒有一個時期像現在一樣:地球上超過半數以上的人口不僅生活在城市裡,而且城市的巨型化還在蔓延,人數不停的增長,持續往高密度的熱點集中。

 

到了二○五○年,根據聯合國二○○九年的估計,已開發國家中八六%的人口,都將生活在都市之中。這意味著我們所居住的,已經是一個「都市化」的世界。當台灣邁向五都發展,除了體現了城市的重要性,也在於因應未來不可避免的趨勢。

 

東京都市圈:三千五百萬人 集中資源和人口,成全球最大城

 

為什麼在短短百年之間,城市的角色變得如此重要?一九九五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盧卡斯(Robert Lucas)認為,一個地點的群聚力,便是潛在的經濟力。人才、生產力、創意與技能的群聚,都是刺激經濟成長的主要力量。

 

隨著經濟全球化,例如亞太地區的經濟逐漸一體化,唇齒相依,同一區域內的社會經濟發展呈現出新的趨勢;以大城市為中心,周邊的區域城市群為主體,在空間上不斷集中、積聚。做為全世界第一大都市圈,東京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
 

每天早上,數百萬人正風塵僕僕,準備從東京都外圍,通勤來到稱為「都心」的市中心上班。

 

白天,新宿、丸之內、日本橋等區域,高樓林立、人聲鼎沸,是上班族白天活動的據點。到了夜晚,人潮則轉移至銀座、澀谷、六本木、台場等地,開啟夜生活的序幕。

 

光是東京都內二十三區的人口,便達到八百多萬人;若將周圍的神奈川縣、埼玉縣、千葉縣涵蓋進來,「一都三縣」形成的東京都市圈,容納三千五百萬人,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。即使到了二○二五年,根據聯合國的估計,東京的地位仍然屹立不搖。

 

人口規模龐大,是構成大城的基本條件,並不必然等同於一個城市的影響力。例如印度的孟買,或是巴西的聖保羅,都市圈的人口數也都不遑多讓,卻並非世界舞台上的強勁角色。

 

然而人口龐大的東京都市圈,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都市,國內生產毛額(GDP)超過一兆五千億美元(約合新台幣四十五兆元),甚至超越巴西、韓國等國家。

 

要了解東京如何發展到今日的規模,其中一個關鍵詞便是「集中」。這也切合了城市理論家莎森(Saskia Sassen)描述的「全球城市(global city)」:世界經濟的指揮中心,集中控制大量的資源,以金融與專業服務取代了製造業,來領導創新的生產,重建新的社會與經濟秩序。

 

以日本來說,全國一半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東京、大阪、名古屋等都市圈,而且還不斷往東京移動。國內四成以上的銀行貸款集中在東京,資本額超過十億日圓以上的企業,近半都將總公司設置在東京。在日本投資的外資企業,約有七成也都選擇在東京落腳。

 

都市要達到「集中」的特徵,減少溝通運輸的成本,匯集可利用的資源,交通是必然的要素。以東京都心為中心,以國鐵、私鐵、地下鐵、單軌電車組成的密集網絡,使得都市圈在實質上成為一體,緊密相連。擁有八月台十六線道的新宿車站,一日平均的上下車客數逾三百五十萬人次,相當於橫濱市的人口,也是世界第一。

 

上海都市圈:兩千萬人 靠交通擴充腹地,成東方曼哈頓

 

每多開拓一段交通路線,人們在空間與時間的經驗也會隨之改變。不僅人、事、物可以用更快的速度穿越,所經歷的距離也更加遙遠。而更多人事物在都市中流入與流出,在其中循環、混合,也就能提供人們各式各樣的機會,進而提升城市的競爭力。

 

城市生活的密集,也是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,是別處所看不到的。一方面像東京,交織散布在城市之內,一方面也如上海,往外擴展超越城市之外。

 

上海,擁有約兩千萬人口,是中國經濟第一大城。

 

走過時代變遷,進入一九九○年代後,隨著浦東新區的開發,上海重新成為中國最重要的經濟、金融,與貿易中心。上海就像是一隻貪婪的八爪章魚,透過土地開發與交通建設,不停的將周遭的腹地吸納進來,持續擴張,以維持城市的競爭力。

 

如今,從陸家嘴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向下眺望,金茂大廈、東方明珠塔,隔著江水,與金融發源地的上海外灘遙遙相望,浦東不但吸引五百家中外資金融機構進駐,這樣的開發潛力,到二○○八年底,四百五十億美元的外資資金,也成功簽約停靠在這「東方曼哈頓」。

 

當城市發展到一個程度,便需要延伸運輸網絡,吸納更廣大的腹地資源,否則無法成長。唯有都市網絡向外延伸,超越城市界限,才能重新帶來所需,並予以流通循環。

 

二○○九年,原來的南匯區併入浦東新區,使得浦東版圖更加擴大,約占上海全域的五分之一。二○一○年十月滬杭高鐵開通,連結上海、杭州兩大城市最快只需要四十五分鐘。這意味著杭州也正式融入長江三角洲的版圖,實現都市圈一體化的發展。

 

雖然東京、上海這樣的城市,固然因為其密集狀態與規模而顯得特殊,卻不是一切都市發展的典型。除了經濟成長,城市也必須考量歷史文化的歸屬,以及生活品質的嚮往。擊敗巴黎、米蘭,首爾為亞洲首次贏得「二○一○年世界設計之都」,規畫的是一條屬於自己的路。

 

首爾都市圈:二千三百萬人 以設計改造市容,變知名觀光城

 

現任的首爾市長吳世勛,在二○○六年的就職演說中提出「設計首爾」的概念,揮別過去以低價產品與新興國家競爭的時代,以設計做為建設的主軸,打造城市競爭力。

 

就人口規模而言,首爾都市圈人口已達二千三百萬人,是全世界僅次於東京的第二大都市圈。但繼清溪川的整治奇蹟之後,首爾當局將焦點放在城市的環保與生活空間議題,更喊出讓「市民幸福、世人愛戴」的口號,切合市民追求宜居生活的渴望。

 

首爾走過了市場經濟和產業的高度發展,驀然回首,才發現城市中的基礎建設遠遠落後於最前線的科技發展。自二○○○年起,首爾政府便專注於各項公共設計,將城市的實力,提升到藝術、文化、科技三者並重,以特色一決勝負。

 

以「漢江復興」、「南山復興」及「街道復興」為主軸,這些基礎建設包括為期二十三年的漢江復興計畫,城市視覺系統、新城區的開發,加上交通體系的改善,以及將「東大門設計廣場與公園」打造成國際性的地標。

 

過去雜亂無章的舊式街道,如今隨處可見大型觸控螢幕,可查詢各種生活資訊。以前嚴重的空氣污染、塞車問題,也因為進入市中心的交通量銳減,降低污染排放而改善了空氣品質。

 

《紐約時報》將首爾名列二○一○年值得一遊的地方,表示都市圈的發展在於了解既有的文化、歷史、經濟條件,訂立明確的特色願景,努力也能讓世界看見。

 

我們可以怎麼做? 追求宜居城市,避貧富差距擴大

 

人們夢想城市帶來的繁榮,但對於社會、經濟、政治各方面,都市圈能帶來多少發展,也就有多少相對的壓力。資源集中雖然能得到最快速的變化,但強者恆強、弱者恆弱的法則,將使得貧富差距越來越大。

 

即使各方面高度發展的東京,也無法避免財富兩極化的現象。時間以分秒來衡量,生活的步調加速,不同空間的隔閡也日益擴大,有錢人則背對窮人轉過身去。

 

雖然東京不乏坐擁廣廈萬間的富豪,同一個都會圈中,也可見獨居老人棲身腐朽公寓、年輕人淪為「網咖難民」、或者失業人口露宿街頭。都市外圍的衛星城市,雖然發展出功能齊備的新市鎮,卻也出現許多人口急速高齡化的荒廢區域。

 

而上海是中國消費最昂貴的城市,房價、地鐵、物價都是最高的,商品流動的集中與強化,使得城市變得擁擠且危險。許多上海本地人的薪資跟不上物價上漲的幅度,只能縮衣節食來應付開銷。

 

在急速的經濟發展之下,環境問題對健康的危害令人憂心,尤其是來自黃浦江上游的飲用水污染,已成為困擾上海發展和居民生活的一大難題。

 

而首爾為了在短時間內改造市容,投注龐大資源的背後,犧牲的是弱勢族群的福利預算。以設計為名,將引導弱視者的導盲磚漆成黑色,或是隨建商的開發計畫左右建設方向,都讓市民懷疑起改變的初衷。

 

所以一個都市圈的整體發展,除了需要政府當局的長程規畫,居民的深度參與,加上企業投資的配合,考慮平衡所有使用者的利益,才能經濟取向的「功能城市」,逐漸轉變為特色取向的「宜居城市」。

 

都市社會學家帕克(Robert E. Park)曾說,「城市是一種心靈狀態……,城市不只是實體機制和人造建築,更涉及了城市裡人們走過的歷程。城市是自然的產物,更是人性的產物。」接下來,台灣的五都將寫下什麼樣的篇章?我們需要對自己的城市,放入更多的想像與實踐。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